当前位置:首页 联系我们 公司动态 简体中文 知识与资讯

为了节约您的时间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了巨大的翻译市场,同时也出现了大批的翻译服务公司。由于翻译行业进入门槛低,行业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导致行业内恶性竞争激烈,许多翻译公司只顾眼前利益,通过降低翻译质量来取得价格优势,最终既损害了广大客户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翻译公司的形象和信誉,导致恶性循环。

鉴于此,精艺达根据多年的翻译服务经验,对广大客户如何选择翻译公司提供一个参考性的建议,希望对广大客户们有所帮助。

一、了解翻译行业

现在了解一个行业现状的渠道很多,最方便快捷的莫过于利用网络渠道。当您需要翻译服务时,如果能初步了解一下行业现状,就会认识到找一家有实力和正规的翻译服务公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如果您是想和一家翻译公司建立长期业务合作关系的个人或单位,更应多关注翻译行业情况,提高认识,充分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二、了解翻译公司

目前中国翻译公司众多,但是真正有实力和有多年翻译服务经验的公司却屈指可数,如何在这么多的公司当中选出适合自己的,且有实力长期合作的翻译服务公司呢,注意以下几点对您会有帮助:

  1. 查看发票。如果该公司能够开具正规发票,说明该公司是经过工商、税务部门登记的。其次,有时候能在其网站上可以找到该公司营业执照等信息,可以上国家相关部门的网站进行查询,确定真伪。
  2. 注意细节。翻译公司的网站是一个对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如何能在翻译公司网站上来初步判定一家公司的真伪好坏呢?
    • 查看翻译公司的网站备案号。从翻译公司网站本身来看,正规的网站,一般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里能查到网站的备案号,这个信息一般在网页的底部正中有标示出,如“闽ICP备09004873号-1”等;
    • 查看翻译公司留在网页上的联系信息。首先查看联系电话,正规的翻译公司在网页上留下的联系方式一般都有办公电话和传真,很少留有私人的手机号;其次查看公司的邮箱,留有公司自己的企业邮箱,而不是大众邮箱的,其可信度相对较高;最后,查看公司地址。一般正规翻译公司都会在写字楼里办公,而不是社区、小区等里面;
    • 查看该公司网页内容丰富度。真正关注客户的翻译公司,会在其网页上体现很多内容,介绍全面,但网页并不一定花里花俏,简单而内容丰富的为首选。花俏的网页看似内容多,但如果您能仔细的查看,说不定会有很多链接是无效的,或者无关的,误导大众;
    • 了解该公司的历史。有些翻译公司声称有多年翻译服务经验,有多年经验的专业翻译队伍,但是从公司介绍中看出,该公司近两年刚成立,试何来“多年”,这些都是一些小公司的伎俩。真正有多年经验的公司在公司介绍里就会明确说明公司成立于何年,经过了几年发展等,而一般小公司不会提公司成立于何时,而在业务等方面的介绍都在反复说明有多年的翻译经验,这种公司不可取;
    • 查看该公司的口碑。现在网络上到处都有对公司评价的信息,这里面包括兼职译员和客户的评价,当然也有许多枪手故意进行诽谤的评论,这要您自己进行仔细的鉴别一番了,当然,这些只能作为参考,也不能全信,毕竟和该公司合作过才能知晓;
    • 查看该公司的英文网站。这个被国内众多客户所忽视。如果您仔细看一些公司的英文网页,有时候你会发现,很简单的句子、单词都会搞错,或者翻译的很不地道,这时候您就要对这个公司打个问号了,因为好的翻译公司一样会重视英文网页的内容,毕竟处于语言行业,国外客户也是其一可能收入来源,更不会出现简单的词汇译错等低级错误。
  3. 实地考察。很多作坊式的小公司都在自己的网站上声称有几十、几百名专业翻译,甚至有几千名专家译员,或者能翻译几百种语言。眼见为实,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就是亲自到这个公司的办公地点实地查看一番。有的公司介绍说有很多专职翻译人员,但实际上都是一些兼职翻译人员,如果您能到翻译公司实地看看,就知道该公司的办公情况、公司规模、部门情况等等,一目了然。
  4. 权衡报价。翻译是一种脑力与体力结合的辛苦耗时工作,其价格不可能太低。如果报价过低,有两种可能,第一,该公司为了竞争,盲目降价,通过放松对翻译质量的控制来取得低成本;第二,该公司不配备全职翻译人员和翻译工具、设备等,其成本自然就低。客户在采购翻译服务时,需要注意价格,并不是价格越低越好。

三、合作注意事项

在全面了解上述各点情况后,再对翻译公司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尝试合作。在合作过程中请注意以下几点:

  1. 关注该翻译公司的翻译流程控制,项目安排是否及时等;
  2. 看质量。翻译质量是翻译公司的生存之本,翻译质量综合体现了一个翻译公司的实力水平,这其中就包括了翻译公司的质量控制体系、翻译公司的译员水平等。另外要说明的是,翻译质量不单是指文字翻译水平,还体现在文本编辑,各种语言的桌面出版服务(DTP)等计算机软、硬件服务水平。只有在上述方面都达到要求了,才能体现该翻译公司翻译质量的好坏;
  3. 看该服务公司的服务态度。好的翻译公司其特点也在服务态度上。服务态度好,合作愉快,服务态度恶劣,即使实力再强的翻译公司也不值得合作,因为这样容易因双方不必要的沟通矛盾而延误工作。

为了节约您的时间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精艺达将很荣幸和您合作。在委托服务之前,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以便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一、精艺达在法律、道德的规范下提供全方位翻译服务,如果您的稿件或者需要翻译服务的项目有悖国家法律法规等,我们将无法合作。

二、需要精艺达翻译服务,请提前与我们预约

三、在委托精艺达提供翻译服务前,需要您明确具体翻译要求

四、关于我们的权责说明

五、对委托方资料的保密声明

六、其他说明

一、精艺达在法律、道德的规范下提供全方位翻译服务,如果您的稿件或者需要翻译服务的项目有悖国家法律法规等,我们将无法合作。

二、需要精艺达翻译服务,请提前与我们预约

  1. 精艺达公司理解委托方希望翻译速度越快越好,但是要得到最高质量的译件,最稳妥的方法是尽早计划与安排,提前与精艺达公司联系并尽快向我们的客户经理提供待译文件。
  2. 翻译需要时间取决于技术难度与文件长度,此外还与其语种有关。英文、德文等主要语种因译员人数多、技术相对较为熟练而交件速度较快,而其它稀有语种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等待。
  3. 每个专业翻译一般每天能翻译 2,000 至3,000 中文字。超越此正常工作量或多人合译一份文件可能导致质量下降或术语不一致。因此,请在委托时合理估算翻译时间。
  4. 校对、客户审稿、修改、编辑、接送稿等其它相关工作可能还需要花一定时间。精艺达不会为了赶时间而牺牲译文的质量。
  5. 如果您有紧急翻译要求,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您提供翻译服务并收取一定的加急费用。

三、在委托精艺达提供翻译服务前,需要您明确具体翻译要求

  1. 尽可能说明待译稿件的具体背景情况以及译稿的用途,使译员中在翻译中可较好把握其语言与文化背景更加有的放矢。要提供辅助资料(如过去的翻译件、词汇表、参考文件与手册),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文件更应如此。
  2. 要求报价时,我们需要您提供最终稿,以便我们准确报价。在开始翻译前,我们需要签定书面委托书,以便加强合作。
  3. 精艺达会严格按照委托书上的要求为您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服务,并且公司以您提供的原文作为唯一参照。若您由于在委托书上要求不明确,或填写不清楚造成我们误解等原因,需要对译文进行修改的,需要您另外支付相应的费用。

四、关于我们的权责说明

  1. 精艺达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提供翻译服务,精艺达除了对译文的准确性负责外,不承担由于委托方利用我公司委托翻译的译件所造成的任何法律、经济以及其它方面责任。
  2. 精艺达只承译所译文件版权所有人或拥有所译文件翻译权的客户之委托。且不承接原文不清晰文件的翻译和校对。
  3. 精艺达的翻译将以委托方提供的原文为唯一依据,不会对其作任何增删、杜撰和推测。在原文晦涩或无法理解、在征求您意见的情况下将保留原文内容,或者将可能的文本意思列出,以达到译文的相对准确。对于原文本身有误的,原则上我们在提醒您并获确认后,可给予修正,但由此可能造成的损失,精艺达翻译不承担任何责任。
  4. 如你对译件进行复制、出版、印刷、转抄、摘抄、修改等,与精艺达无关。
  5. .精艺达将严格按照国家《翻译服务规范》和《翻译服务译文质量标准》为您提供保质守时的专业服务。如因不可预见因素、不可控制因素以及不可抗力因素等导致的服务问题,精艺达会竭尽全力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损失,但对此类不可抗力导致的委托方损失,精艺达不承担任何责任。

五、对委托方资料的保密声明

精艺达非常重视对客户资料的保密工作,除非另作说明,否则精艺达将为客户的译件严格保密。但您如果有特殊的保密要求,须事先通知公司,以便我们采取相应的专门保密措施和控制知情范围,您可以和我们签订保密协议书。

六、其他说明

  1. 译文修改声明。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只对交稿时的译文负责,您如发现译文错误或者其他情况,请于交稿后7天内与精艺达翻译公司联系,精艺达会在第一时间内对译文进行仔细审核,如确实存在译文错误,精艺达会免费修正译文,并在最短时间内把修正的译文交给您。如果您自行改动译文,精艺达将无法给您进行免费修正译文。逾期未联系精艺达,精艺达将视其为正确的译稿。
  2. 精艺达将以签订翻译委托书时给出的原稿为准进行翻译。如果您中途提出对原稿进行删减或增加内容,则需要以书面形式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能够及时做出安排。中途增加内容或修改内容需要另外计费,时间相应顺延;对于中途删减,若在收到您的通知后要删减的内容已经翻译完,则不予退费;如果要删减的内容还没有翻译,则相应的费用予以扣除。如果您中途提出中止翻译,则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我们,翻译费以收到中止通知后实际完成的翻译量计算。
  3. 版权声明。除非另有说明,精艺达不谋求所译译文的一切版权要求。但可保留翻译署名权,关于翻译署名权问题,双方可协商解决。

未尽事宜欢迎垂询本公司,感谢您对精艺达的理解和支持!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7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 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

ISO9001标准 -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dt ISO 9001:2008

代替GB/T 19001-1994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 GB/T 19002-1994

GB/T 19003-1994

1 范围

1.1 总则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 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b) 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进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1.2 应用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 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0)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描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

供方 组织 顾客

本标准中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GB/T19001-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用以取代术语“分承包方”。

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组织应:

a)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见1.2);

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d)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监视;

e)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f)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

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

注:上述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应当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

有关的过程。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 质量手册;

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d) 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

e)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见4.2.4)。

注:

1.本标准出现 “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

施和保持。

2.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

a) 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

b) 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c) 人员的能力。

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

4.2.2 质量手册

组织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包括:

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见1.2);

b) 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4.2.3 文件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制。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c)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f)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4.2.4记录控制

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

a)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 制定质量方针;

c)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d) 进行管理评审;

e) 确保资源的获得。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进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见7.2.1和8.2.1)。

5.3 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

a)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 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c)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d)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e)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5.4 策划

5.4.1质量目标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见7.1 a))。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

a)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4.1的要求。

b) 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

性。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5.5.2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c)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5.5.3 内部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5.6 管理评审

5.6.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见4.2.4)。

5.6.2 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 审核结果;

b) 顾客反馈;

c)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d)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e)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f)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g) 改进的建议。

5.6.3 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a)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 资源需求。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的提供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

a) 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b) 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意。

6.2 人力资源

6.2.1 总则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组织应:

a)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b) 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

c) 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d) 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e) 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见4.2.4)。

6.3 基础设施

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适用时,基础设施包括:

a) 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

b) 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

c) 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或通讯)。

6.4 工作环境

组织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7 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组织应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见4.1)。

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

a)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b) 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c) 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d) 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见4.2.4)。

策划的输出形式应适于组织的运作方式。

1:对应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

和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可称之为质量计划。

2:组织也可将7.3的要求应用于产品实现过程的开发。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组织应确定:

a)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 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d) 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组织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如: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受合同或订单的更改),并应确保:

a) 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b)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

c) 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在接收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

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

注:在某些情况中,如网上销售,对每一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可能是不实际的。而

代之对有关的产品信息,如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内容等进行评审。

7.2.3 顾客沟通

组织应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

a) 产品信息;

b) 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的修改;

c) 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7.3 设计和开发

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

组织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

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组织应确定:

a) 设计和开发阶段;

b) 适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c) 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

组织应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实施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责分工。

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策划的输出应予以更新。

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

应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并保持记录**(见4.2.4)。这些输入应包括:

a) 功能和性能要求;

b)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c) 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

d) 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

应对这些输入进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性与适宜性。要求应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

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 并应在放行前得到批准。

设计和开发输出应:

a) 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

b) 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

c) 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

d) 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

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

在适宜的阶段,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

a) 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b) 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所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的代表。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

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

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只要可行,确认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应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保持记录。在适当时,应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

更改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7.4 采购

7.4.1 采购过程

组织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取决于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

组织应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7.4.2 采购信息

采购信息应表述拟采购的产品,适当时包括:

a) 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

b) 人员资格的要求;

c)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在与供方沟通前,组织应确保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

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组织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组织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

a) 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

b) 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

c) 使用适宜的设备;

d) 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

e) 实施监视和测量;

f) 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

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包括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

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组织应规定确认这些过程的安排,适用时包括:

a) 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

b) 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

c) 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

d) 记录的要求**(见4.2.4);

e) 再确认。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适当时,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

组织应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

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组织应控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见4.2.4)。

注:在某些行业,技术状态管理是保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一种方法。

7.5.4 顾客财产

组织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财产。组织应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若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应报告顾客,并保持记录**(见4.2.4)。

注:顾客财产可包括知识产权。

7.5.5产品防护

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组织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防护也应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7. 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组织应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见7.2.1)提供证据。

组织应建立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

当有必要确保结果有效的场合时,测量设备应:

a) 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

b) 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再调整;

c) 得到识别,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d) 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

e) 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

此外,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组织应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并在必要时予以重新确认。

注:作为指南,参见GB/T 19022 .1和GB/T 19022 .2。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a) 证实产品的符合性;

b)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c)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这应包括对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的确定,。

8.2 监视和测量

8.2.1 顾客满意

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组织应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

8.2.2 内部审核

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

a) 符合策划的安排(见7.1)、本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b) 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

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组织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策划和实施审核以及报告结果和保持记录**(见4.2.4)的职责和要求应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

负责受审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跟踪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见8.5.2)。

注:作为指南,参见GB/T19021.1、GB/T19021.2及GB/T19021.3。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1),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

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见4.2.4)。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见7.1)已圆满完成之前,不能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8.3 不合格品控制

组织应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应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

组织应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品:

a) 采取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

b) 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

c) 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

应保持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4.2.4)。

应对纠正后的产品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

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8.4 数据分析

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这应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

数据分析应提供有关以下方面的信息:

a) 顾客满意(见8.2.1);

b) 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见7.2.1);

c) 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 供方。

8.5 改进

8.5.1 持续改进

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8.5.2 纠正措施

组织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 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抱怨);

b) 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c) 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d) 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e) 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见4.2.4);

f)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8.5.3 预防措施

组织应确定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 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

b) 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c) 确定并实施所需的措施;

d) 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见4.2.4);

e) 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1. 目的
为了规范翻译服务行业的稿件计字方法,根据技术资料等的版面结构特点,同时参照国家版权局的相关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2. 定义
2.1 字数:字数指资料中涉及到的所有中文、外文、标点、公式、符号等。
2.2 版面字数:即以版面字数为计算依据的计算方法。
2.3 电脑计数:即以计算机“视窗××”软件的 Word 文件中工具栏内的计数为计算依据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字符数(不计空格)”。
2.4 附图:指技术资料中,阐明文字内容的示意图、零部件图、照片、曲线图等。
2.5 公式:指技术资料中的计算公式、分子式等。
2.6 表格:指技术资料中出现的各类规格单、检验单、零部件表、润滑表以及所有以表列出的带有文字表述的各类表格。
2.7 图纸:指技术资料中所有带有图签的接线图、布置图、总装图、零部件表、焊接图、管线图等。
2.8 图纸尺寸:图纸尺寸为0 号、1 号、2 号、3 号、4 号,加长图的计算为标准图+加长部分折合的标准图。
3. 计字
3.1 版面计字:版面计字以排印的版面每行的字数乘以正文实有的行数,不足一行和占一行题目的按一行计,其中附图、公式、表格、索引按相同幅面的版面字数的 1/2 计算。尾数不足千字的按千字计算。
3.2 电脑计字:电脑计字按计算机“视窗××”软件 Word 文件中,工具栏内“计数”框里“字符数(不计空格)”的实际字数计数。资料中附图、表格的剪贴和排版费用等,应另行计算。
3.3 图纸计字:
图纸计字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3.3.1 按2.1的规定统一按满版字数折半计算。
3.3.2 按2.2之规定,但图纸的剪贴和排版费用等应按图纸的幅面大小分别计算费用。
3.3.3 按委托双方约定的方法计算。
3.4 公证材料的计字
3.4.1 公证材料的计字统一以待译或译完的中文资料的字数为计算依据。
3.4.2 公证材料的计字可以以件、张、版面计字或电脑计字为基础,但在版面计字时,可以 1000 字为一个基数,尾数不足 1000 字按 1000 字计算。
3.4.3 公证材料中的附图、公式、表格的计算方法同 2.1 和 2.2 款的相应规定。
3.5 广告词的计字:
3.5.1 广告词的计字按行计字,每 10 行按千字计算,不足 10 行的按 10 行计。
4. 本方法为翻译服务行业的计字标准,国家另有规定,按国家规定执行

作为一个专业的翻译机构和美国翻译协会 (ATA) 的团体会员,精艺达遵守和执行 ATA 的职业管理与经营守则,并鼓励译员遵守职业翻译规范。
关键词:美国翻译协会;职业规范;操守准则;经营守则

美国翻译协会 (ATA) 的专业行为与经营守则

  1. 本人身为笔译/口译人员,旨在跨越语言与文化差异,矢志追求最高标准之服务品质、职业道德与业务惯例。本人愿:
    1. 努力实现忠实翻译,全力满足最终用户之需求。本人了解此等专业翻译工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精通目标语言,精通程度相当于以该语言为母语并受高等教育者;
      2. 掌握该翻译主题的新近知识,熟悉两种语言之专用术语;
      3. 能取得信息资源和参考资料,了解专业工作所需之各项工具;
      4. 不断改进及拓展工作所需之技巧与知识。
    2. 诚实呈报本人资历,不承接自身无法胜任的工作。
    3. 设身处地地尽力维护顾客权益,不透露顾客之机密信息。
    4. 如实告知顾客笔译/口译工作所遇之困难,不能解决之争议应交付仲裁。
    5. 仅在欲指定他人以证实本人的翻译质量时,才可使用顾客作为推荐人。
    6. 尊重顾客与其客户之间的商业关系,不加以破坏或图利。
  2. 本公司为雇用笔译/口译人员之翻译机构,愿在业务过程中恪守前述标准,并承诺在与笔译、口译人员开展合作时,遵守下述各项行业优良惯例:
    1. 应于笔译/口译工作开始之前,与笔译/口译人员以书面方式明确合同关系,约定期望目标。
    2. 应遵守约定条件、付款期限及经双方同意之变更,在工作开始后不得随意变更工作要求。
    3. 如遇任何与工作相关之争议,应直接与笔译/口译人员交涉。不能解决之争议应交付仲裁。
    4. 不得为争取顾客之项目而要求笔译/口译人员提供免费翻译。
    5. 未经笔译/口译人员同意,以及对于获得项目后不使用其服务的笔译/口译人员,不得擅借该笔译/口译人员之信誉用于投标或销售。
    6. 对于本机构可直接控制之出版物或演出活动的翻译,本公司应将著作人按惯例应获得的认可授予笔译人员。

您还可能感兴趣

关于精艺达翻译

精艺达翻译(简称MTS)致力于提供一流专业的笔译、口译、本地化、多语言桌面出版,以及同传设备租赁等语言翻译相关服务,为包括电子、机械、汽车、计算机软硬件、生物、医药、土木工程、水电、财经、金融和法律在内的多个领域广大客户提供快速、准确、便捷、高性价比的多语言整体解决方案。如欲洽谈业务或了解详细信息,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MTS 咨询热线:  400-6618-000(仅收市话费
翻译业务咨询:

021-50560608 
021-50260618

电子邮件: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